---面試:
我覺得這點最重要了,一般先把作品發(fā)過去,招生委員會和教授會主動聯系你,你們可以談論一些話題,讓對方對你產生一個立體認識.現在有個好消息是每年美國的幾個著名藝術學院都要來上海,北京做宣傳,可以提前跟學校聯系,如果他們負責招生的主任過來,可以要面試的,自己把握,還是蠻有機會的.也可以和學校接觸,了解學校的想法和動態(tài)。
---獎學金:
這點我要很遺憾的說,很多藝術學院和大學的藝術專業(yè)實際上是不能提供足夠的資助的.一般會提供助教的機會,需要自己爭取,其次可以做一些校園打工的零活,申請LOAN也是一種方法,有些藝術學校和一些機構會給國際學生提供資助的,但不多. 藝術學院這兩年形成了一個觀念就是"有錢的人多",所以為了能到好學校學習,還是需要你有一定的從業(yè)經驗和工作收入.成功的藝術人士,一般都是先工作后上學的,上學是對自己的思維進行重新定位.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很多LAC(文理學院)也帶很好的本科藝術教育和研究生教育,但是收人極少,一般都有豐富的資助給學生,大家可以參考.例如oberlin的音樂演奏。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綜合型的大學還是很大程度商能解決資金問題的。
---選學校:
如果你希望以后側重理論發(fā)展,最好到綜合大學下屬的藝術學院.如果你以后側重實際和創(chuàng)作,最好到專業(yè)的藝術學院college ,academy .inst. 當然他們的大體方向也就顯現出來了 理論 VS 創(chuàng)作. 小的專業(yè)學院可以幫助你很好的以后在社會上就業(yè),工作和搞個人創(chuàng)作,以后就是往相關機構公司去了.UNIV給你提供良好的背景,多數去做教育,和機構的研究.也不排除搞創(chuàng)作。
---薪水:
這個問題不好說,但是現在看來藝術學院挺看中這點的,比如一般專業(yè)學院的學生畢業(yè)后起薪很低只有2-4萬美圓,但10年后學生的平均薪水能達到20萬的學校相當普遍,但UNIV就不一樣了,你讀完MA,PHD后起薪可能有個4-10萬,但是10年后平均薪水還是維持這么多,稍微上漲一些.如果你很看中這個薪水問題,那我覺得除了個人因素,還是要考慮學校所在的城市和周圍的經濟發(fā)展需求的。